
西瓜,有著本真的味道,隨著歲月的遠去而日漸濃郁,讓人心生一種念想。
兒時的盛夏,最渴望的就大汗淋漓的從外面“野”回家后,奶奶從井中拿出一個湃得冰涼的西瓜,切成一片片紅色的月牙,一口下去,滿口香甜,暑氣頓消。運氣好的時候,母親會把整個西瓜一切為二,然后我便能貪心不足地抱著半拉西瓜,吃得肚皮滾圓。
而現在,西瓜已經變成了水果店中一年四季精心陳設的“常客”,似乎更紅更甜,卻少了兒時記憶中那股子帶著泥土芬芳的“清香”和滿口生沙的“新鮮”。“還是現摘的西瓜更好吃呀!”如今牙齒都快掉光的奶奶,依然懷念著以前的味道。
初夏,已有熾熱的陽光,三門鎮的月形村,滿目便是一塊塊深綠色的瓜田,錯落有致地橫在遠處的田野。每一塊瓜田都有一個庵子,搭在路邊,入得庵子,先迎來的必是犬吠聲,其后便有一位皮膚曬得黝黑瓜農,笑盈盈的捧出一塊還淌著汁水的西瓜:“剛殺的,先來一塊咯!”入得口中,并不是特別甜,卻有著一股子沁人的清甜和回甘。隨著粉色的汁水四濺,西瓜下肚,暑氣頓消。
如果你打算買上幾個,瓜農便馬上殷勤邀你去棚子里面現摘,陽光下一個個溜圓的大西瓜透過瓜蔓發出誘人的綠光。精心在里頭搜羅出那個最大的花皮,一下子仿佛回到了那早已遠去的歲月。那熟悉的村落,那村落里的瓜田,瓜田里的庵子,庵子里的老瓜農和汪汪叫的叭兒狗,已經沉淀在歲月的深處,蛻變成一幅永恒的水墨畫。
三門鎮月形村的西瓜,從村子里面一塊小小的瓜田,發展到了如今一千多畝的種植規模,靠的就是村中這口口相傳的種植經驗。制造香油的麻皮醬,經過發酵,作為肥料,施在每一棵瓜的根部。澆水一般在早上,一桶桶山泉浸潤著瓜的根須。這樣就是到了中秋,萬物開始蕭瑟,瓜田依然一片青蔥。“雖然我們是大棚種植,但都是用的自然成熟的技術,確保西瓜的本味!”村主任介紹,“西瓜是我們村的支柱產業,高峰期,我們每天可以賣掉上萬斤,大家伙圖的就是現吃的新鮮本味!”
時代在更迭,氣候在變化,科技在發力。然而,人們總在期待,曾經在沃土里成長,自然成熟的西瓜,自身的基因能永遠的繁衍,不變質,不改味。
責編:周媛
初審:周媛 二審:唐劍華 終審:易湘鋒
下載APP
分享到